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 培根
本书用27个故事,让你看到“丧”和“燃”的人生有何不同。
世界的运行规则就是:你变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错的人不会因为你日思夜想、念念不忘就变成对的人。
如果说,你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喜欢你的人身上,这对那些喜欢你的人来说,非常不公平。
所有的“咬牙坚持”都意味着“有所牺牲”,但最好的心态是:心甘情愿,愿赌服输。
生活
生活的真相就是:除了容易长胖,其他的都挺难。反正啊,楼上的熊孩子不会因为你不舒服就停止砸东西,邻座的情侣不会因为你沮丧就停止开怀大笑,同寝室的某某不会因为你想早点睡就安静下来,顶头上司不会因为你不高兴就让你的方案轻松通过……反正啊,所有正在让你崩溃的时刻,所有让你惶惶不安的事情,所有你觉得跨不过去的坎儿,都得靠你自己熬下去。
喜欢稳定,喜欢岁月静好,这没什么;喜欢努力,喜欢功名利禄,这也没问题。
怕就怕,嘴里说“我要好好爱自己”的是你,拼命把自己往深渊里推的也是你;握紧拳头想要和全世界大干一场的是你,一上场就乖乖缴械投降的依然是你。
成长最紧要的任务是学会给自己松绑,而不是强行给自己加戏。
如何搞定情绪
- 稳定情绪最要紧的事情是学会和自己和解,而不是和世界处处为敌。
- 搞定情绪不是靠忍,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失去和拥有,是好好说话和付诸行动,是好好吃饭和马上睡觉。
- 要想搞定情绪,你必须有一些触手可及的目标,最好是今天就能实现的那种,比如上班不迟到,上课不玩手机,和某个朋友聊一会儿天,而不是非得“等你有钱了”或者“等你有时间了”才去做的事。
- 你必须有一些庸俗的喜好,最好是吃喝拉撒那种,比如去旁边的小饭馆买一碗秘制的炒河粉,去临街的小店吃一份酸辣粉。
- 你必须在早上醒来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今天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比如完成多少练习题,比如把昨天剩下的事情做完,比如向谁道个歉,或者陪某某去看场电影。
- 你必须给自己积攒一些细小的期待和成就感,你必须给无聊的日子一些额外的快乐和仪式感,这样你才不会被遥远的梦想和铺天盖地的坏情绪所累垮。
- 这样的你就能把哭声调成“静音模式”,把情绪调成“飞行模式”。
- 心里有事,你就请个事假;心里有病,你就请个病假。允许自己丧一会儿,但丧完之后,还要继续发光!
- 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有人在乎你,就会有人轻视你;有人赞美你,就会有人批评你。你要学会接受它的狼烟四起和不怀好意,同时更要学会感激它的峰回路转和另有安排。
长大就是一件烦心事
“成长就是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那张臭脸和臭嘴,去影响别人的心情和生活,在关系脆弱的年代,所有的克制都值得提倡;也永远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怒气,去纠缠或挑衅陌生人,在仅有一次的生命面前,所有的退让都无比光荣。你要小心翼翼地发泄,精打细算地降压,并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戴好用于伪装的面具。别想着如何改变或者拯救世界了,能不给这个世界添堵,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有什么情绪是叹一口气缓解不了的,如果有,就叹两口气;就像没有什么肚腩是吸一口气藏不住的,如果有,就用力吸!如果实在忍不住想翻个白眼,就先闭上眼睛。
人生总是这样: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会有四处碰壁的时候,你要懂得用“春风得意”时的自己,去拉一把“水深火热”中的自己。
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你要学着用“被人喜欢”的喜悦,去排遣“被人讨厌”的不安。
有人在乎你,就会有人轻视你,你要懂得用“被人在乎”的荣幸,去打败“被人轻视”的忐忑。
有人赞美你,也会有人批评你,你要尝试用“被人赞美”的满足感,去为“被人批评”的挫败感买单。
生而为人,你不能让这个世界为你提心吊胆。
先爱自己再去爱别人
不要先想着去讨好别人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特性,有人擅长交际,有人天性冷清;有人善解人意,有人后知后觉。可惜的是,总有一些人为了显得合群,为了符合大众的眼光,卖力地消除自己身上的怪癖,也因此毁掉了他们的天赋。
当一个人以“合群”为荣,评价进步不以成绩和结果,而是以朋友圈的评论数、点赞数、合照数为标准,那么这个人必然会被社交拖垮。
你必须学会和自己做伴,而不是委曲求全地挤进某个圈子。
这么做的坏处是,你的朋友圈里点赞数很少,你的聚会很少,你收到的生日祝福很少;但好处是,你不必为了顺从或讨好别人而扭曲自己。
我知道“做自己”很难,每个人身边都有一群人想要改变你、教育你、纠正你,每次“做自己”都像是起义一样,会轻易被他们嘲笑、被镇压、被孤立。
但是,你至少应该有所反抗,有所坚持,毕竟这是你的人生,就算真的要毁,那也要毁在自己手上。
别人说你不可爱,你马上就装得人畜无害的样子来;别人说你素质低,你马上就歇斯底里;别人说你傲慢无礼,你马上就摆出一副臭脸。
你怎么就这么听话呢?别人说你什么,你就马上证明他是对的。
还是那句话,你是内向型性格,就要努力向内秀靠拢,而不是强行改变自己,弄出一身内伤!
不要和别人对比
有人可能会误以为佯装高冷就是“做自己”,但真正做自己的人都擅长处理好“羡慕嫉妒恨”这些容易让人失控的情绪。
看着别人功成名就了就说“命运对自己不公平”,看着别人顺风顺水就说“生活待自己刻薄”,看到别人前拥后呼就说“人心薄凉而且势利”……时时刻刻都在和旁人做比较,本质上还是想要成为别人,哪里是在做自己呢?
当你笃定地朝着目标努力的时候,别人过什么样的日子,关你什么事?
不要太敏感,想太多
敏感的人就像是拿着一个放大镜看世界。得到一丁点的善意或者遭遇一丁点的恶意,他们都会铭记于心或者耿耿于怀。
别人在朋友圈里发泄情绪,你都往自己身上扯:他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别人当面夸你几句,你就会反复掂量:他是不是随口一说?他是不是在讽刺自己?他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动机?
别人一句无心的点评,你的心脏就像是被人捅了几刀:他都那样说了,肯定是不太喜欢;他说得那么直接,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好。
别人突然不回信息了,你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刚刚说错话了,是不是对方误会自己什么了。
不会和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你既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失态的样子,也害怕没有人会站在自己这边。
不愿主动参与竞争,因为你怕自己争不过别人,也怕自己是被放弃的那个选项。
不敢跟亲近的人袒露心声,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知道你暗恋着谁,即便是你的妈妈也不知道你在为什么而难过。
总的来说就是,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你首要考虑的总是别人的看法。
因为你的身体里住着一个不喜欢自己的自己,所以你在自己周围筑起了高墙,没有人能真的进来,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
但我想说的是,人不可能全然不顾别人的看法,但也不必只活给别人看。
看到自己的成长
你真的讨厌长大吗?
不。你只是讨厌自己从意气风发到垂头丧气,从天赋异禀到陷落庸常,从热气腾腾到无聊至极。
又或者说,你只是讨厌曾经和自己一样灰突突的人,突然变成了一束光,而自己还是灰突突的。
你只看到了不公平,却看不到自己的成长。
你觉得不满足、不甘心,很大程度是因为你发现了那些没有努力的人也活得不错,也能拿和你一样的工资,享受和你一样的待遇,而你努力了也不过如此。
你觉得所有的好处都是均分的,而所有的难题都是你“独享”的。
你不再相信真善美,却鼓吹权力和运气。
你不相信仅凭努力、热情和坚持就能得到欣赏,却夸大了关系和马屁的作用;你不相信靠努力、实力和创意就能取得突破,却鼓吹权力和运气的重要性。
你找到了几千种理由来为自己越来越平庸开脱,你变换着几十种语调去嘲讽那些孜孜不倦却暂时没有成功的人。
你一直在临渊羡鱼,但内心深处却阴暗地盼着打鱼的人们空手而归;你从不去做退而结网的事情,却热烈地盼着鱼儿们从天而降。
换句话说,你只是强调了长大的扫兴,却对长大的意义视而不见!
你总说长大夺走了你的亲人、朋友、恋人,却不说它让你明白了友情、亲情和爱情都是价值连城的稀有之物。
你总说长大拿走了你的热情和梦想,销毁了你的纯真和童心,但不说它打开了你的见识,让你知道人生还有无限可能,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难以想象的美好。
你总说长大给了你无数的责任和压力,却不说它在给你难堪和难关的同时,也在协助你变强,变聪明,变从容。
成长就是一遍一遍地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然后推翻上一个阶段的自己,长出新的智慧和性情,带着无数的迷惘与不确定,坚定地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自己。
直面困难,别等别摆烂
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尾也难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麻烦都不可避免;无论我们欢不欢迎,未来一定会来。但只要活着,那么一切都是“未完待续”。
反正啊,所有正在让你崩溃的时刻,所有让你惶惶不安的事情,所有你觉得跨不过去的坎儿,都得靠你自己熬下去。
反正啊,在束手无策的现在和得偿所愿的明天之间,在铺天盖地的焦虑和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前,你还有大把时间。
世界到处都是透明的南墙,撞就撞吧,大不了两败俱伤
然而,你又不得不承认:现实虽不美好,但并不意味着“不好”。你在时光的河里浮沉,在人海里晃荡,总还是能够打捞到一些足以照亮生活的美好瞬间。
比如,你因为那个去世的作家的某句话而开启了全新的人生;你因为亲人的变老而越发强大;你因为那个退役的球星知道了什么叫忠诚;你因为那个终结的动画片知道了为什么要善良;你因为那个不再表演的明星知道了什么是教养……
又比如,你寒窗苦读十多年终于拿到了某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你鏖战数日攻下了一道工作上的难关;你独自生活了很多年终于遇见了一个知心爱人……
你比谁都清楚,刷题并不轻松,熬夜一点都不酷,孤单也不值得羡慕,但你比谁都明白,这些虽不美好,但是值得;结局虽然照旧是“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所以,不要止步于说“万事开头难”,而是要明白“中间难,结尾也难”。
也不要用“好事多磨”来安慰自己,而是要清醒地明白,不好的事情照样多磨。
有了这样的理解,你就不会寄希望于“锦鲤”,不会把烂摊子都交给时间,更不会靠哭闹和抱怨来解决问题,而是敢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坑里拽出来!
生活的真相就是,除了容易长胖,其他的都挺难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能与之“同流合污”
社会规则不是洪水猛兽,人际交往也不是天灾人祸,它们不是为了来折磨和惩罚你的,它能教会你克制、清醒、温柔、善良和爱。
所以,不要把自己归类为纤尘不染的宝玉,也不要纵容自己变成扶不上墙的烂泥,而是假设自己是一颗有灵魂的种子。
也不要让自己变成一头疏远人群的野兽,然后用偏激和愤怒来饲育自己的懦弱,而是原谅自己本就是俗人一个。
功利世界的残酷性就体现在这里:给了一些人与实力不相配的骄傲,他们认为团队精神是弱智,认为穷困潦倒是品行高洁,认为别人的帮助是侮辱,认为特立独行是原则。
但是,人总得成长,当你被人温柔地对待后,被深深地伤害后;见识了人生的诸多幸事,亲历了万般无奈,你的偏执和锋利就应该收敛一些,并且试着消化和接受。
你就该明白:自己不是来拯救地球的,而是来适应世界的。
长得不好看的水果,请努力让自己变得甜一点吧!
爱情不是索取,是相互付出
相爱是两个人互相治疗精神疾病
一遇到爱情就像刚刚出门的猫咪,见到爱情这只老鼠就恨不得吞进肚子里珍藏一辈子,弄丢了就哭得撕心裂肺,藏好了又患得患失。
然后不自觉地变得无理取闹、自私,而这时,孤独、想念、占有欲会把你变成一个容易失控的神经病。
你在生气的时候说决绝的狠话,然后劈头盖脸地指责他,以期要一个满意的答案。可问题是,不可一世的样子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并不能让对方多爱你一点。
毕竟啊,生活不是偶像剧,摆出一副很臭屁的样子,任谁都可爱不起来!
不要整天说“你爱我,就得为我这样或者那样”。
事实上,和你谈恋爱的是一个跟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他和你一样,是一个家庭的宝贝,是某姓家族的希望,他不是你的再生父母,更不是你的佣人。
他既有让你心动的优点,也有让你抓狂的缺点,他既愿意为你改变,也有他自己的坚守。
你要做的是尊重,而不是约束,是用心地记着对方的可爱之处,以此来原谅对方的不可爱。
其实,爱情里没有输赢,只有“共赢”,或者“共输”。
年轻的时候,泛滥的情绪经常会挑拨恋人之间的关系,让你变得好斗、善战,让你错误地以为,只有逼着对方服软了才能证明他是真心的,只有寸土不让才能证明自己是有尊严的。
然后,你们在狠话之后日渐沉默,在冷战之后越发疏远。最终只能摆出一副“和爱情同归于尽”的样子,看着这份感情慢慢走到“收不了场”的地步。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其实是有六个人在场。即各自眼中的自己,各自眼中的对方,以及各自真实的自我”。
这也注定了相爱容易,相处很难。
所以,很多情侣关系的走势是这样的:一开始的时候如胶似漆,恨不得分分秒秒都黏在一起;慢慢地,觉得对方身上的光环逐渐暗淡了;再慢慢地,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和“都是因为你,我才这么做”这样的抱怨,以及“你想多了”和“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辩论。
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升级的“战争”:女生因为男生的某些言行而生气;男生解释了几句,但心里不服气,觉得这种小事没必要大惊小怪;女生不断地强调,惹她生气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男生的态度;男生开始不耐烦,觉得女生是在小题大做,是在无事生非;女生认为男生变了,变得不爱自己了;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只是等着对方服软。
吵架谁不会呢?发脾气谁不会呢?难得的是在吵架的最高潮,有人勇敢地结束了这场战役,阻止了伤害的扩大。那句能让你瞬间崩溃的话到了嗓子眼的时候被他咽下去了,局面被他控制住了。
几乎所有健康而又长久的伴侣都是这样来经营爱情的:
“我愿意给你伤害我的权利,但我坚信你不会这么做,即便你做了,我也相信不会再有第二次。
“我知道你身上有哪些臭毛病,也知道自己没好到哪里去,所以我愿意改一些,你也会改一些。
“我们逐渐意识到:原则和底线不再是那么死板,妥协和退让也不意味着软弱。我们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一部分自我,但都甘愿认为是爱的代价。”
愿你在这个必须拼得你死我活的世界里拥有一份不怕变质的爱情,也愿你有幸在某人平淡无奇的生命里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
理解父母的唠叨和苦心
所谓代沟,其实是还没来得及理解的爱
孩子抱怨父母“怎么就不能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开明”,父母则埋怨孩子“怎么就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
等到父母明白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已经逃得远远的了;等到孩子懂得父母的爰时,父母已经老得就像一张旧报纸了。
所谓“代沟”,就是子女无法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也无法理解子女的真实感受了;就是“我做什么,你都看不惯我;你说什么,我都不想听”。
所谓“代沟”,就是子女有无数的心事,却不能向时时准备要审判自己的父母袒露。
所谓“代沟”,原本是不存在的,只是不想说的话太多了,便有了代沟!
所谓“代沟”,就是父母总是高估了自己对子女的重要性,同时低估了子女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而子女总是高估了父母制造束缚的能力,同时低估了父母为自己着想的程度。
所谓“代沟”,其实都是还没来得及被理解的爱!
大胆说出你的需求,等谁猜呢?
我们都擅长口是心非,又希望对方能有所察觉
原来,一见钟情不能保证天长地久,情投意合不能,朝朝暮暮也不能。
原来,断了的爱情就像是脱落的牙齿,没了就是没了,再怎么用心装,也是假的!
每一种情绪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被对方忽略了的需求。这时候,如果你不能自己解决,那就试着表达出来。
当你说“我想一个人静静”的时候,你实际想说的是:“我想一个人待着,但是,你也别走得太远。”
当你说“你怎么每次都这样”的时候,你实际上是想说“我希望你听我说会儿话,我现在很难受”。
当你说“我没事”的时候,你其实是想说“我需要你”。
当你说“你忙吧”的时候,你其实是想说“我们聊一会儿吧,就五分钟”。
当你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方就可以把注意力用在满足你的需求上,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误判,对方能清楚地知道你需要什么,他该做什么。
否则的话,他要么是束手无策,要么是无动于衷,而那时的你能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你不爱我了”。
人啊,真是个奇怪的物种,尤其是在感情面前,需要坦白的时候,总是隐忍地闪烁其词,需要退让的时候又不管不顾地强调尊严。
于是,不告而别的错过和无疾而终的遇见也因此而不断涌现。
所以,不要一看到喜欢的人就急着说“爱你胜过爱自己”这种话。因为“爱对方”和“爱自己”的比较是一场耐力赛,是相识以后,是此后余生,不是你此时此刻的心血来潮,也不是情到浓时的信口开河。
这就好比说,你参加了一场万米长跑,仅仅是因为在开始的时候领先了三米,然后逢人就说“我赢了比赛”,不觉得很荒谬吗?
喜欢一个人不难,难的是互相理解;感动一个人不难,难的是一直爱下去。
在感情的世界里,“生分”这种东西一旦出现,就会像黑洞一样难以遏制,直到将这份感情完全吞噬。
想必你也发现了,只有小孩子才会不停地追问“你为什么不理我了?”,而大人们都是非常默契地再也不见了。
爱是什么?是识货!
他不会嫌弃你胖。即便你真的胖,在他眼里,你依然是个被锁在脂肪里的瘦子,是个包装纸很厚的精美礼物。
他总能猜透你的小心思。如果你在商店里多看了几眼围巾,他马上就能挑出一条套在你的脖子上,你低头一看,天哪,款式、颜色、纹理都是你喜欢的。
就像网上那个段子写的那样:“我的院子里有四万万朵玫瑰花,每天清晨,我捧一本书坐在院子里。所有的人路过,都要称赞我的玫瑰,也有想要折去一两朵的,我统统不理不睬。直到有一天,你来了,笑得眼睛眯成月牙。问我:‘看的什么书啊?’我就知道,这四万朵玫瑰花,统统是你的。”
多么幸运啊,世界上有那么多有钱的人,有才华的人,多愁善感的人,胡搅蛮缠的人,风度翩翩的人,就只有这个人会让你开心地笑、放肆地骂、落寞地哭,以及毫无保留地爱。
爱对了一个人,就相当于做对了人生当中绝大多数的事情。
舔狗不行,倒贴biss
明明是你死皮赖脸,何必怪他不留情面
你要记住,真正的喜欢,就是努力让自己配得上。
可惜的是,多数人都想拥有一个优秀的恋人,却很少有人能够理性地问自己到底配不配。
你给他写了情书,送了礼物,然后日日夜夜地思念,并且有过无数的忐忑和脸红,但都被他明确地拒绝了。你内心的潜台词是:“你可以不主动,但是我主动的时候,你能不能别一动不动。”
可问题是,他对你毫无感觉,为什么要动?
残酷的真相是:只有发觉自己不被喜欢,才会卖力想要投其所好!
喜欢一个人需要勇气,但被人喜欢却需要运气。糟糕的是,你勇气可嘉,却运气不足。
结果是,你每次试探性地往前一步,看到的都是他见了鬼似的落荒而逃。
你可能误解了“理人”这种行为。你给他发了二十多条消息,讲了你这一天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然后他到临睡之前才回了你一条“才看到”,这不叫理你,这叫被逼无奈。
记住了,他主动给你发消息,才叫理你。
你也可能误解了“表白”这种行为。表白就是向一个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这个行为就已经结束了。你说完了,就已经非常勇敢和光荣地完成任务了。
不要用表白来勒索关系,逼着对方做出回应。你这不是表白,更像是威胁;也不算喜欢,更像是给人添麻烦。
那结果自然是,你拿着丘比特的弓箭追啊追,他穿着防弹背心跑啊跑!
爱情中最悲哀的事莫过于,你看似谈了很多次恋爱,但事实上没有一次被好好地爱过。
爱情非常现实。当一个人喜欢你的时候,你的缺点都叫“与众不同”,可当他对你不再有感觉的时候,你的优点都显得俗气平庸。
当他还喜欢你的时候,他只会担心自己给你的不够,他会将你的撒娇视为亲密,将依赖视为信任,将黯然神伤视为楚楚动人,就连打嗝、放屁、牙缝里有菜叶子都视为天真可爱。可当他对你没感觉了,就会觉得你的要求太多了,他会将你的撒娇看成无理取闹,将你的依赖看成麻烦,将你的难过看成矫情。
当他还喜欢你的时候,你是一串鞭炮,他都觉得你有个性;可当他不喜欢你的时候,你温顺得像一只猫,他都嫌你掉毛!
换句话说,他对你的态度仅仅取决于喜不喜欢你,跟你如何表现无关。
所以,不要再觍着脸说自己会永远等下去。遥遥无期地等一个人,这看似感人,但并不诱人,就像你天性善良,对他情深义重,可不及另一个人好看、有趣或者有钱。
也不要死抱着一样东西不放手,而是要将其视为宇宙交给你代为保管的物品,你看似拥有了它,但实际上随时都会被人取走。
爱情没了,你要做的是守住尊严。不论能不能在一起,也不论能不能走到最后,你的感情都应该遵循三条规则:
一、这段感情总体上应该是让你上进、让你感受到快乐的,如果它总体上是让你颓废、失去自我、经常失望和愤怒的,那不如不要。
二、自己的喜欢是有保质期的,一厢情愿也好,舍不得放手也罢,过期就要作废。
三、不喜欢要明说,拒绝要干脆。不要暧昧,不要给人希望,毕竟谁的喜欢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不属于你的东西不仅是要扔掉,而且还要扔得远远的。
希望你早日明白,身材、金钱、事业、学业、前途、亲情、尊严……任何一样,都可以比爱情重要。
别遇事暴躁易怒大吼大叫
如果吼可以解决问题,那么驴将统治世界
人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想法就会变得片面且固执。
就好比说,麻雀看到老鹰在云端翱翔,心里想的是:“飞那么高不累吗?掉下来可就惨了。”
就好比说,蜗牛看到羚羊一路狂飙,于是低声叹息:“早晚会死的,着什么急啊?”
就好比说,青蛙听说大麻哈鱼逆流而上,于是咧着嘴巴笑:“哈哈,真是水产界的白痴。”
别以为自己永远是对的,谁都应该按你的想法做
评价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很难
这个世界的荒谬之处就在于:聪明人对自己满是疑惑,而傻瓜们却对自己坚信不疑!
人一旦认定自己是对的,就会变得偏执、过分自信,变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并且坚信自己不可能犯错。
所以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浅薄的见识得出的结论有多荒谬,也根本看不到自己一腔孤勇的行为有多滑稽。
即便最后发现错了,遇到挫折和难堪了,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怨天尤人,怪环境、怪队友、怪天气、怪运气,就是不去反省自己。
比如,觉得是朋友就应该帮帮自己,所以即便是求人帮忙也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你有空玩游戏,怎么就没空帮我写文案?”“你有钱买房子,怎么就没钱借我?”对啊,就是因为别人要玩游戏,所以没空帮你写文案;就是因为别人要买房子了,所以没钱借你啊!
又比如,觉得自己是被爱的一方,就觉得对方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你喜欢我,你就应该和异性朋友断绝联系”;“因为我是你的女朋友,你就应该时刻照顾好我的情绪”;“因为你爱我,你就应该记得每一个节日和纪念日,并且还应该制造浪漫”。
可问题是,他只是爱你,并不欠你;你只是他的恋人,不是祖宗。
我的建议是,即便是占尽优势,也不要为所欲为。
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是别人的错之前,先把错算在自己身上。在问题解决之前,先从自身去找找原因。
生活不是审案子,不必一边出示证据证明自己没错,一边脑补证据指责别人错了。它不需要那么精确的“我对了多少、你错了多少”,它需要的是体谅,是尊重,是共进退。
生活的真面目藏在一团迷雾里,看清它确实很难。怕就怕,你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圈子里,就以为自己看到了全部的风景。
怕就怕,明明是你准备了一个又一个错误的答案,却还去指责生活出了一道接着一道的错题。
就像是语文考试,有道成语填空题:“一败()地”。
结果你填了“一败(天)地”,然后还在试题上批注说:“老师,题目上的‘败’字错了,应该是‘拜’。”
好不好笑?
多想想自己的问题
近期看到的最假的一句话是:“后来终于明白,生活中的自己为什么不招人待见了,因为不够虚伪,因为嘴不甜,因为不会拍马屁,因为不会睁眼说瞎话。”
简直无语!这还不叫睁眼说瞎话?
你不招人待见,是因为你事实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优点;是因为你待人处事上没有分寸感;是因为你刻薄嘴欠,坏心眼还多;是因为你暴露了自己教养和品德上的不足;是因为你炫耀了自己根本就不具备的品质或能力;是因为你自命不凡而事实上无足轻重,是因为你忘记了自己也虚伪、虚荣,也拍过马屁但拍在了马脸上,也试过嘴甜但被人拒收了;是因为你睁开眼睛只得看到美图软件美化过的自己。
都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不被认同、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不等于“被误解”,因为你很有可能在事实和逻辑上就是有问题的。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看似正确的“歪理”:“你们女人打扮不就是为了给男人看的吗?”“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惹他,他怎么会打你?”“你要感谢那些伤害你的人,是他帮助了你成长!”“你是男的/有钱人,当然该你请客吃饭。”“不就开个玩笑吗?至于这么当真还生气了?”
换句话说,真正困住你的,根本不是职场上的小人,令人讨厌的坏人,以及玩权术的别人,而是不断原谅自己错误的你自己。
真正让你难受的,根本不是那些比你好看、比你有钱、比你有趣、比你外向的人,而是把自己捧成圣人的你自己。
当你觉得别人都不对的时候,那极有可能是你错了;当你觉得所有人都是傻瓜的时候,那多半是你傻到家了。
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时刻替别人着想
什么是有教养
教养是什么呢?就是脸上和心里时时带着尊重,又不轻易被人察觉;就是让别人觉得舒服,同时自己并不觉得委屈;就是放下自己的偏见,用心地体会别人的真实需要和请求。
有教养的人不会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然后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胡乱点评。
不会把镜头和麦克风对准痛苦的当事人,然后一遍一遍地追问细节和感受,一次一次地逼着当事人承认痛苦或者难过。
不会将某某去世的事情用于炒作自己的保健品或者保险,然后一边赚着钱,一边抹着泪。说的话倒挺像是在追思逝者的,做的事情却像是在赴一场盛宴。
有教养的人在公众场合会注意自己说话的音量,在家里会避免制造多余的噪声,他放置书包或者钥匙、关门或者脱鞋、走路或者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安安静静的。
有教养的人从来不插队,从来不狡辩,也不会忘记规矩,就算“老弱病残孕专座”在他旁边空着,他也选择站着;就算马上要迟到了,他也会规矩地站在安全线以外的队伍里耐心等候。
他绝不像某些超级差劲的人:自己不美好,还见不得别人好;自己睡不着,还不让别人好好睡觉。
在有教养的人身上,我们会感受到尊重,能看见细节和分寸感,能得到包容和理解。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你的勇敢会被视为“没长脑子”,你的见识会成为“迂腐”,你的机智可能是“卖弄”,你的质朴会成为“土气”,你的温和会被说成“谄媚”。
事实上,一个人越有教养,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难处就越多,看到的世界就越美好;相反,一个人内心越丑陋,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笑话就越多,看到的世界就越扭曲。
不要关系好就肆无忌惮
说话还是礼貌一些,毕竟不是谁都是你以为的那么和蔼可亲。
在一个小圈子里聊天,你至少应该做到这样:倾听时不着急辩解,说话时不有意冒犯。
放得开不是你随便评论的理由,低俗趣味不是你乱开玩笑的借口,口无遮拦掩饰不掉你没教养的特质。
“关系好”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生气”不等于“开不起玩笑”,“我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错”,“我没有恶意”不等于“能够避免产生伤害”。
和朋友说话不要用反问句(我怎么知道),不要用指教的语气(你这个肯定不行,要...)
待人友善
最丑陋的人就是时刻想要打压别人的人,他无时无刻不在找碴,自然就成了事妈;而最有教养的人就是时刻替别人着想的人,因为时时刻刻都在要求自己,自然就能赢得尊重。
所以,对你身边体重偏重、朋友偏少、成绩偏差的人友善一点,对你身边少言寡语、极度敏感的人主动一点,对你遇到的收入微薄、职业辛苦的人礼貌一点……
这些人可能花了巨大的勇气才敢把自己放进一个人多嘴杂的圈子里,他们非常努力地想要变好,所以你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短暂的交谈,对他们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事。
不论什么关系,不论什么场合,请切记: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
多替别人着想,帮助别人。不要因为对方一个小错误(没回你)就不理别人,他也需要伙伴,需要交流,需要一起旁人的关怀(一起玩)
多听少说,少提建议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人很多时候倾诉并不是想要一个解决办法。建议多倾听,多陪伴,少帮她做总结,少帮她翻旧账。
你只需要让她知道,你和她是一伙的,不论她做什么决定,你都会支持她,这就够了。
同样的道理:
如果有人问你,该留在家乡还是去远方?你不必鼓吹远方有多少诗意,也不必渲染家乡有多少温情。如果你有能力,就跟他分析一下两者的利害关系,然后把选择权交给他自己。
如果有人对某段恋情很执着,你不要三天两头地劝他算了,然后说什么“强扭的瓜不甜”,你该明白:他就是想扭扭看,根本不在乎瓜甜不甜。
如果有人痴迷于赚钱,你不要假装清高地提醒他金钱太俗,然后说什么“有钱不等于幸福”,你要搞清楚:他只想有钱了再说。
怕就怕:
亲戚找你帮忙给他家的孩子介绍工作,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他搜罗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又是指导,又是建议,最后他因为能力不足、资质不够而未被录用,结果亲戚到处说你办事不力。
朋友向你咨询健身的问题,你用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向他逐一介绍器械的使用技巧,以及健身的种种好处。结果他花大价钱办了健身卡,却只去过一次健身房,最后见到你就说:“被你骗了,办健身卡纯属浪费钱。”
同事向你咨询某款理财产品,你多方求证,给出了“风险太高”的结论。可他根本就没听,等钱都打了水漂,他却跑来向你抱怨:“你当时为什么不拼死拦着我?”
人性就是这样:如果事情变好了,他就会把功劳算在自己的智慧、努力或者运气上;但如果事情搞砸了,那这口大黑锅就肯定是由别人来背!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想说:如果你在某天的某时某刻讨厌我了,请千万不要藏着掖着,不管是当面对我翻白眼,还是当场反驳我,当面制止我,又或者是长期不理我,甚至是干脆拉黑我,请一定要让我知道,不然的话,我总以为你是我的好朋友,以为自己卖力去做的都是你在意的事情,以为自己浪费的时间和睡眠都很有意义。
深入了解别人的诉求
还有一种人简直叫人失望。
他明明知道你很悲伤,不关心也就算了,他还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甚至是低声地哼着歌;你把心事一点一滴地说给他听,他却不咸不淡地回应着。
他永远不会在乎你的真实感受,你掏心掏肺地跟他说了一堆糟心事,他却跑来问你:“我的鞋子好不好看?”“我新剪的发型酷不酷?”“你觉得我和某某某有可能在一起吗?”
他快乐的时候,就恨不得嚷嚷得让全世界知道;你快乐的时候,他却恨不得要把你的嘴巴缝上。
他沮丧的时候,恨不得把你的耳朵拴在他的嘴巴上,而你沮丧的时候,他却像是聋了、瞎了。
这时候,希望你也不要太伤心。人与人交往要有底线:值得的人真心相待不辜负,不值得的人一笑而过不多说。
别跟他斤斤计较,也别跟他算账,就当是不小心吃到苍蝇了,别嚼就是了。
别用自己的有色眼镜看待别人
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多数人都不理解别人的选择。所以,即便真的有人在闭门思过,思的也往往是别人的错!
换句话说,蒙蔽我们双眼的不都是假象,还有可能是执念,是偏见。
比如,你认定了班里那个长得好看的女生是那种不干净的人,那么在你看来,她说话的声音就难免轻浮,她的谈吐就难免庸俗,和她打交道的人就难免道德败坏。
你认定了在路口指挥交通的大妈是个喜欢找碴的人,那么当你在等红绿灯时,听到她对你大喊大叫,你根本就想不到,她喊你,仅仅是想告诉你:“天气太热了,去大伞下面躲一躲。”
你认定了“评优名单”有问题,那么就算把评比的规则、标准、材料统统摆在你面前,你还是会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你发自内心地反感某个人,那么就算他天天做慈善,你听到他的名字依然会觉得难受,甚至连他喜欢的汽车品牌和衣服风格都一起讨厌了,甚至连跟他喜欢同一个明星都觉得是一种耻辱。
人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想法就会变得片面且固执。
别因为一些第一印象(没回消息)去猜测别人的性格,而对别人有不好的固有印象。
遇到争论,别带上情绪
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谁都像钉子
你想要讨论的是某个问题的真相和本质,而她只是想要这场对话的胜利;你捍卫的是逻辑,她玩的是心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就像是,两个人准备切磋切磋,你以为是赤手空拳的比画,是点到为止的游戏,结果对方从腰间掏出了一把枪。
你还摆什么造型?讲什么道义?跑啊,赶紧跑啊,保命要紧啊!
反正我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是:总是想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有益的争辩是互相交换意见,辨明道理,然后双方能心平气和地结束讨论,而无用的争辩则是各执一词,互相蔑视,结果是互相浪费表情,不欢而散。
无用的争辩常常是这样的:一上来就否定,“你这不对,你那不懂”,然后找一些毫无说服力的证据,“我不这样,我认识的人也不这样”;后来发展成为“我觉得你有的地方说错了”“我看不惯你误导别人”;再发展成“你太嚣张了,我看不下去了”“我想表达出强烈的不满,但是不想被当作无理取闹”;最后则陷入了“谁说最后一句谁就赢了”和“谁先逃跑谁就输了”的怪圈。
不必争到谁输谁赢,直接认输立马结束
到这时,实质上争论的已不是具体问题的对错,而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和自尊心。所以双方并不在意自己的论据是否正确、逻辑是否合理,只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明对方错了。
这样的争论就彻底失去了探讨的意义。因为即使对方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他嘴上也不会承认的,即便嘴上承认了,心里也是“呵呵”。
人性的卑劣就在于此:如果某个错误是自己发现的,他还有可能会去改变;但如果某个错误是别人当众指出来的,他就倾向于“将错误进行到底”。
所以我有一个描述得不太文雅的建议:对于那些凡事都想赢的人,建议你宽容一点。因为他一旦给出了“屎很好吃”的结论,那么不论你怎么解释、怎么证明,他都不会承认自己错了的,反倒还会引经据典地证明“屎很好吃”。
如果你继续跟他争辩下去,他就真有可能抓着屎往嘴里塞,然后面目狰狞地对你说:“你看,我都吃了,我就是觉得屎很好吃。”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某些人会格外拼命,甚至不惜搭上人品和道德。
遇到喷子,不用搭理
对付喷子,最好的策略是“算了”。你抽一鞭子,他抽一鞭子,糟糕的情绪就会像陀螺一样,永远不会停下来。
喷子骂人无非是为了吸引你,然后激怒你,这是他们在悲惨的现实中、失败的生活中寻找存在感的重要途径。
所以,你越理他,他就越兴奋;你越生气,他就越快乐。你和他对骂,就是在给他打鸡血;就连拉黑他,都能让他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关于喷子,郭德纲有个段子说得很透彻。
我和科学家说:“你那火箭用的液体燃料不行,我觉得应该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选精煤,水洗煤不行。”
如果这时候,科学家拿正眼看了我一眼,那科学家就输了。
不如就把这块战场留给他一个人自由发挥,你要快马加鞭去更好的地方游山玩水。对付喷子,无视才是最狠的回击。
如果你对每只向你乱叫的狗都停下来扔石头,那么你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但凡是喜欢评论别人的人,其生活的糟糕程度和他喷人的激烈程度,几乎是成正比的。
面对质疑,做好自己
劝服别人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武力威胁,更不是道德绑架,而是坚持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贯彻正义最重要的条件不是嗓门大,更不是道德高尚,而是自己变强大。
正如作家苏岑在微博上所说的:“如果你是菩萨心肠,就必须得有狮子的力量。唯此才能保护至亲、不被欺负、赚钱养家。不然你脾气那么好,别人眼里就是没骨头。所以佛家既有笑到发癫的弥勒,也有手持降魔杵的韦陀。没有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所以,不要一头扎进舆论的洪流中,在这个一不小心就成了“炮灰”的年代里,自己要求自己,自己规范自己,就是对恶俗、丑陋最好的对抗。
所以,去健身吧,让那些逼着你让座的人、随便插队的人不敢随便造次;去赚钱吧,让那些催婚的人、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的人不好意思再指指点点;去努力变优秀吧,让那些看不惯你的人拿你丝毫没有办法。
珍惜青春
对不起,你的青春已余额不足,且无法充值
全怪环境?你不输谁输?
你想变优秀,但“什么都不做”的那种舒服战胜了“说到做到”的那种辛苦;
你想成为人生赢家,但“努力了没有效果”的那种挫败感超过了“我一定能行”的那种笃定。
所以,你觉得自己不会变好、不能赢,你开始接受“不变好也没关系”“没完成也问题不大”;
然后,你在紧要关头会选择“算了,就这样吧”;
最后,你在不如意的结局面前说“命不好,运气不好”。
换句话说,对于让你不满的现状,你既是受害者,也是同谋。
别给能力不行找借口,你根本没努力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大把的心酸和不满,每一个都是让人折腰的“好”借口。
不要因为听了几个蹩脚的故事,你就误以为运气、背景、关系比努力更重要,然后放弃了努力;也不要等别人早都跑完两圈了,你才慢慢悠悠地来到操场上,还误以为自己跟别人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敢问一句:你背井离乡却不敢花力气,是在潜伏做卧底吗?
你背了那么多的名言警句,只需要坚持一句,你的人生可能就有大不同。
怕就怕,你背熟了励志的句子,却依然过着颓废的生活。
那我只能不客气地说一句:腐烂的日子和糟糕的你,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别老自我安慰,自我催眠
所有的“来得及”,前面都有一句“我相信”;所有的“来不及”,前面都有一句“我觉得”。
很多人的常态是:往前走,没有把握,往后看,又看不到退路,所以只能是犹犹豫豫地往前迈一小步,然后慌里慌张地回头看两次,就像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迫切地想要前面的糖果,又不太敢离后面的爸妈太远。
那么你呢?
是不是已经对那些曾非常渴望的东西无动于衷了?是不是意识到了人生的艰辛、命运的不公,然后你的内心麻木了,对生活认怂了,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习惯性地退缩了?
是不是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的死循环中?前一秒是“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下一秒是“我还能去哪里”;前一秒是“我要离开他”,下一秒是“我还能遇到合适的吗”;前一秒是“我要离开这个舒适圈”,下一秒是“我适应得了新环境吗”。
直到某一天,你被某个朋友刺激到了,或者是被猪队友气到了,你总算下定了决心,却在执行的前一刻打消了,因为你又在想:“我这一大把年纪了,算了吧。”
于是,你所有的“我要”都变成了“算了”。
你在脑海里列了很多的理由,为自己的“不勇敢”找借口。
你自我安慰道:“虽然这个地方不怎么样,但别的地方也不一定更好”“虽然这个人很烦,但别人也不一定有趣”……
换句话说:你担心害怕的事情那么多,不是因为这些事情很难搞,而是因为你隐约觉得自己很差劲,你的焦虑和恐惧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你的自知之明。
但我想提醒你的是,恐惧风险,就不要追逐成功;付出努力,就别再心存侥幸。你先要竭尽所能,然后再去听天由命。
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放弃一些东西,两全之计其实非常罕见。
你想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你想要清闲,就可能没有大众眼里的成就;你想要快乐,就不该在意他人的评价;你想要远方,就得勇敢地离开你现在的安逸环境。
反正我个人的偏见是:仗着自己聪明就混日子的人都是白痴。
行动起来啊,等谁啊
功利的世界永远都会给努力改变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不敢改变的人以借口。
如果你的空余时间不是用于学习,你的精力都是用于应付“老好人”的角色,你的娱乐仅限于追综艺和电视剧,你的热情多数用于跟紧潮流和大众的审美,你的执行力越来越差,仅仅满足于小圈子里的中下游,你自作聪明的评价越来越频繁,对人对事的抱怨越来越多,你回想往事越来越密集,后悔的选择越来越多……那么,堕落就已经悄然发生了。
更糟糕的是,“再玩一会儿”“再拖一会儿”“再等一会儿”“再看一集”……听起来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这其中携带的“妥协、懒散、拖延”的病毒,可能会慢慢地侵入你的五脏六腑,直达你的骨髓,让你一辈子都直不起身来。
我的建议是,当你不得不完成某个让你焦虑、备感压力的任务时,最好的对策就是马上去做。卖力地推进进度,勇敢地去尝试,这个任务的进度条每前进一点,你的焦虑就会少一分。
千万不要耗着、等着,这只会让你在铺天盖地的焦虑中受尽煎熬。在余额已经严重不足的青春里,你更应该踏实地、耐心地去做点什么。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做着做着就有出路了。
所谓“耐心”,就是你要像拓荒者一样,就算面前一片荒芜,就算你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你也期待着这里人山人海的那一天!
先做再说,管他有没有用
“别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先问自己做了什么。”
很多你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或许要等到很久之后你才会明白是为了什么;很多你现在觉得无聊的事,或许要等你做好了之后才会看到有什么意义。
生活自带“霸王条款”:如果你不努力,结局往往很糟,而努力了,结果也不一定如你所愿。但努力的好处只有努力过的人才知道。
打个比方说,此时的你就像是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洗衣服,很无聊,很辛苦,你可以偷懒,也可以很认真。没有人会拿着鞭子抽你,全靠你的自觉。突然有一天,房间的灯亮了。偷懒的人耗费了相同的时间,但他看到的只是一堆没洗的衣服,而认真努力的人看到的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那些被认真洗过的衣服会很干净地放在他面前,他就会觉得那段看似黑暗的日子没有白费,会觉得那些辛苦很值!
当然了,我还是希望你的人生有人惯着。但如果没有,还是希望你能耐心坚持;如果不能,那就祝你有厚脸皮;如果做不到,还是祝你有人惯着。
怕就怕,你既没有人惯着,也不能努力改变,同时还脸皮薄,然后还特别爱强调面子、尊严和快乐!
怕就怕,你把所有当前不想面对的琐事、不敢去死磕的难题都推到明天,然后还安慰自己说:“明天会更好。”你可想得真美啊!
最积极的人生态度莫过于:亲手改变现在,而不是等着未来救援。
就像一个段子说的那样:“人生在世,你只要知道两件事:一、这世上绝对存在不需要读书也很聪明,不需要努力也过得很好,甚至不需要钱就能快乐的人;二、那个人绝对不是你。”
失败是不是成功之母?这个我不太确定,但我非常确定的是,成功经常六亲不认!
想要什么就去做,想怎么活就怎么去努力
不按你所想的方式去活,就会按你所活的方式去想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过去是否合格,不妨问问自己对现状是否满意;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未来能否美好,不妨问问自己现在是否真的在努力。
一个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站在原地踌躇,然后认定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但问题是,“不知道去哪里”和“没有选择”其实是两回事。
二十岁上下的年纪,谁都有迷茫的时候,都很普通、很平凡,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战役,人生才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你认真地读书,耐心地听讲,有规律地健身,有目的地学习和积累,当时可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你的人生已经开始不同了。
怕就怕,你去了一个你三姑觉得不错的大学,挑了一个你大伯觉得好就业的专业;毕业之后,去了一个你同学认为有前途的城市,进了一家你学长觉得有实力的公司;在陌生的城市里,你说着同事觉得正确的话,找了一个闺密认为不错的恋人……然后惨兮兮地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如果你暂时无力做出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就怀着热情做好眼前的小事。
当懒惰、拖延、放弃的念头出现时,不妨握紧拳头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会儿;觉得梦想遥不可及的时候,不妨先确立几个小目标。比如,用心去结交一两个好朋友,多去看些能丰富灵魂的书籍,规律地锻炼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目的地储备将来想要做的事业的专业知识……如此一来,即便大学是非常平淡地过完了,你也远比同龄人要优秀得多。
你逼着自己再努力一点,生活才会对你温柔一点,将来遇见的另一半就可能更满意一点。
世界的运行规则就是:你变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别不好意思说不
其实,你并没有资格责怪别人得寸进尺,毕竟每次都是你自己先退一步的!
那么你呢?你被“不好意思”拖累过吗?
别人拒绝你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可轮到你拒绝别人的时候还是要下很多次决心,就像是犯了大错。
帮别人的忙时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小心谨慎,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本分;而自己从不会开口要求别人,因为担心被拒绝;每次评论一件事要想好久的措辞,评论了怕朋友不开心,不评论也怕他不开心。
别人语气稍微冷淡一点,你就会想着“是不是我惹他不高兴了”。害怕对峙,害怕冲突;看似乐于助人,但并非出于自愿;喜欢察言观色,只是怕被人否定;很多时候,即使能力和时间不允许,你也会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能做到。
你不敢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因为害怕尴尬,所以,你竭力避免跟任何人产生矛盾,不得不去做让别人觉得舒服和喜欢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地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情,不停地迎合别人,直到委屈爆棚,变成任何人随时随地随便欺负的对象。
嘴里每次都说“随便”,心里每次想的都是“那怎么能行”;给人的态度是“乐意为你效劳”,内心却在咆哮“你烦不烦啊”。
但你别忘了,当你对某个人说“Yes”的时候,你已经在事实上对其他人、其他事说了“No”。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里,免不了会“求人帮忙”和“受人之托”。
但我**希望你能区分出“帮忙”和“纵容”的不同,帮人要帮尽了全力却依然无能为力的人,而不是帮堆着笑脸的“伸手党”。**否则的话,他会越来越习惯找你帮忙,并且觉得你理所应当要帮他的忙。
我不是要你铁石心肠,而是希望你量力而行;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时间和精力,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去提供帮助,而不是不顾一切地满足他人。
不要那么痴迷于“好人”这种人设,很多人口中的“好人”,其实就是在说“你目前对我有用”,仅此而已。
来,以你崇尚的自由和热爱的生命起誓:“再也不会为难别人,也不允许别人为难自己;再也不去讨好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也不接受无关紧要的人递来的好心好意。”
不要顺从现在的生活,心安理得的躺平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浑浑噩噩地活了大半辈子,每天怪父母、怪社会,怪完之后继续浑浑噩噩地活着;有的人工作上不思进取,嫌赚得少,但又没本事,所以安慰自己说“人生苦短,别把自己逼得太累了”。
有的人交了凑合的朋友,一茬来了,一茬又走了,因为没有能力留住朋友,所以开始羡慕小说里面的江湖义气,然后继续交凑合的朋友;有的人开始了一段凑合的婚姻,经常上火,有诸多不满,但承担不起离婚的成本,于是经常羡慕电影电视剧里的潇潇洒洒,羡慕完之后,继续上火,继续鸡飞狗跳。
这样的次数多了,你就会给自己编造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找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并维持现状,变得更懒惰、更随意、更将就、更没有底线。
可问题是,乖乖地顺从生活并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好啊!这只会让你一点一点地偏离自己想要的生活,再一点一点地变成自己鄙视的样子。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后来呢?作业太多了就没去,上班太忙了就没去,结婚了、孩子大了就没去……
于是,你从十几二十岁时的冲动,变成了二三十岁时的蠕动,等到三十岁之后,基本上就是一动不动!
很多时候,你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说服自己,以为向生活低个头、服个软,生活就能对自己好一点,结果却发现,生活总是得寸进尺,因为它希望你能跪下!
所以,如果你的梦想还没死彻底,如果你的兴趣还没忘光,如果你还有不甘心,那么就别再放纵自己了。握紧拳头,有耐心、有节奏、有目标地做出改变吧。
所谓苍老,不过是认命罢了。是你觉得当前的困境永远摆脱不了,觉得想做的事情永远都做不到,觉得愿望永远都没办法实现了。
但我想提醒你的是,人生的岔路口有很多个,无论是中考、高考、上大学,还是工作、恋爱,结婚,都只是人生的岔路口之一。当你站在路口的时候,会焦虑地以为当前的选择是最要紧的,后果是最严重的,误以为它决定了自己的快乐、形象,乃至命运。可是,当你走到下一个路口时就会发现,原来每个路口都只是人生的一个小自然段而已,它永远无法决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以及“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换句话说,你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你永远都有改变的可能。怕就怕,你认命了!
如果你从未放弃,现实远比梦想美好;但如果你愿意低头,镣铐满地都是。
绝大多数的人生困境,都源自那该死的随波逐流
要有意志力
很多人的人生信条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就不做,至于非做不可的,就一边拖着一边做。
其实,大多数计划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条件不够,而是因为执行力不行、耐心不够。为了尽可能舒服、省力一些,很多人侥幸地选择了“这个地方偷个懒”和“那个地方占占便宜”。
那么你呢?
想让自己有毅力,你下载了名目繁多的健身、读书和背单词的打卡软件,在它们的不断提醒、催促和监督下,你终于把它们逐个卸载了。
想减肥,你喊了无数口号,下了无数决心,可是今天心情不好,明天天气不好,最后跑步就成了“明天再说”的事情,而节食成了“吃完这一顿再说”的计划。
想学油画,买了成套的颜料和画笔,可颜色也调不好,画的眼睛是歪的,然后就把工具原封不动地装了起来,放在墙角等着落灰。
想学围棋,报了兴趣班,也研究了几个棋局,期待能打败全校无敌手,结果在某个愉快的周末惨败给了邻居家八岁的小朋友,从此就和围棋成了“仇家”。
于是,你一边渴望世俗的美好,一边又觉得自己没有那种命;一边不甘心被人瞧不起,一边又在行动上安于现状。
于是,你在网络上慷慨陈词,表现得积极向上,优秀得像是超人附体;在现实中却极其懦弱,做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遇到什么都绕着走。
你以为这只是“颓废”,其实更像是“报废”。
你对生活撒的谎,生活一定会逐一拆穿的;你在浑浑噩噩中假装努力的样子,真的像极了咸鱼的祖宗。
世间事大抵如此:成功者千方百计,失败者推三阻四。
活着累是你做的太少了
成长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你会被现实一个巴掌接着一个巴掌地扇,直到被彻底打醒。
在报告会的结尾,他这样总结道:“**越是让你觉得不舒服的日子,就越有逆袭的价值。**因为你受不了这样的自己,你就会逼着自己改变,逼着自己脱离这个不舒服的环境。如果哪一天,你觉得安逸了,没有力气去反抗什么,也没有欲望去跟现实死磕,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对时间的流逝毫无知觉,这才是最危险的。”
很多人觉得“活着真累”,不是因为他做了太多的事情,而是因为做得太少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管好你的浮躁情绪,管好你的三分钟热度,管好你的意气用事,管好你的懦弱自卑,沉下心去努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不信你回头想想,因为你的懒惰、拖延、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你的前半生有多少个目标、任务、计划失败了?多少次恋爱因此告吹了?
不要拿“别人都那样”来替自己的懈怠辩护,也不要将放纵自己混同为善待自己,更不要将“努力了一下”混同为“已经尽心尽力了”。
不要有点压力就说自己不堪重负,不要碰到一丁点不确定性就说自己前途渺茫,也不要一遇到困难就以为自己这辈子完蛋了。
这不叫聪明,更像是在给自己的懦弱找拙劣的借口。你实际上并没有吃什么苦头,只是比别人矫情太多。
要我说,你当前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书读得太少了,日子过得太好了,而饭又吃得太饱了。
你只想偷懒,想舒服
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我们所做出的种种选择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对”与“更轻松、更容易、更舒服”。
我知道,你确实也想变优秀,但是“什么都不做”的那种舒服战胜了“我要说到做到”的那种辛苦;你的确也想做人生赢家,但“努力了没有效果”的那种挫败感超过了“我一定能行”的那种笃定。
是你内心深处的那股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力量超过了肯定自我、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你觉得自己不会变好、不能赢,你接受了“不变好也没事”“没完成也问题不大”,所以你在紧要关头会选择“算了,就这样吧”,然后在不如意的结局面前说“命不好”或者“运气不好”。
到末了,曾经踮起脚去够的,现在连手都不敢伸了;曾经日思夜想的,现在变得不那么渴求了。反倒是曾经不屑一顾的,如今居然也开始心驰神往了;曾经非常鄙视的,如今变得非常崇拜了……
换句话说,对于让你不满的现状,你既是受害者,也是同谋。
自律是一场自己对自己发动的战争
别以为熬夜无所谓
所有你与生物钟对抗的行为,都会在你的身体里留下修复不了的伤痕,等到健康对你做了黄牌警告,你才会明白,什么叫“病来如山倒”。
所有你熬得有滋有味的夜晚,都需要一个昏睡沉沉的白天来偿还,等到你发现好事都在绕着你走,你就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白日做梦”。
所以,如果你想被人嫌弃得更明显一点,想让焦虑更盛大一点,想老得更快一点,尽管去熬夜吧。反正啊,那个你日思夜想的人已经熟睡了,那些让你心心念念的梦想商店都已经闭门谢客了。在这个无所事事的长夜里,你可能得到的,除了猝死,再没什么别的了。
自律不是说说就行,你要做
可惜啊,多数人追求的是自律的人生,过的却是失控的生活。
本来打算三个月瘦二十斤,结果反倒胖了十斤;本来想调整好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结果天天熬夜,好像忙得永远放不下手机,关不掉电脑。
本来打算活得精致一点,用好看的皮囊来盛放有趣的灵魂,结果却天天起不来,只好急急忙忙、蓬头垢面地出门。
本来计划每天自己做饭、熬汤、煮甜品,结果发现自己的命其实是外卖给的。
看起来生龙活虎,实际上浑身是病。可能一次流感就要请好几天假,可能摔一跤就站不起来了。
看上去积极向上,实际上是个积极的废人。可能没打着车就哭爹喊娘,可能商品标签撕得很失败就火冒三丈。
问题是,你知道喝酒会难受,你知道喝醉了误事,你发过毒誓要戒,可是一有饭局,那种“今天一定要赐人一醉”的狂妄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
你知道抽烟伤身体,你知道用凉水洗头会头痛,你知道吃太多零食会变得厌食,你知道经常吃路边摊、冰激凌会拉肚子,你知道刷视频、微博会让自己兴奋得睡不着,你知道吃完了就坐着躺着会长肚腩……
你都知道,可你偏要。然后,你高高地举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的旗号,用咎由自取的方式来作死自己。
于是,你一边熬最长的夜,一边用着最贵的面膜和眼霜;一边拼命地往胃里塞食物,一边吃着维生素片、喝着枸杞泡的水。总的来说就是,一边糟蹋自己,一边养生续命。
这倒也符合人性:明明是自己弄坏了自己的胃,偏要怪罪于食物;明明是自己糟蹋了自己的身体,偏要怪罪于压力;明明是自己弄砸了自己的生活,偏要怪罪于命运。
其实,自律是一场自己对自己发动的战争,你要对抗的是你的天性。
我知道你很焦虑。劳神费力做出的方案明明得到了上司的肯定,但如何更好去执行却会继续让你焦虑不安;这次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如何保住名次、如何更进一步却在折磨你;在公司里稳扎稳打、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但身边的朋友却早已功成名就仍然让你慌张……
所以,你会因为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而不安地熬着夜,会因为偶尔的情绪低落而去吃一堆垃圾食品,会因为无法排遣的无聊而没完没了地刷着视频,会因为发现自己努力了还是不如别人而选择索性就鬼混下去。
消极的情绪会让你在诱惑面前毫无抵抗力,这时候,自律显得尤其重要。
假如你像动物一样,时时刻刻都听从欲望、逃避痛苦、选择舒服和容易,那么你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奴役。你的人生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
换句话说,你想要肆意的人生,就要学会控制和忍耐。比如作息、食欲、情绪等。
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欲望,是骑着它快意走江湖,而不是被它拖着走,遍体鳞伤!
自律在开始的时候是坚持,是忍耐,是死磕到底,但自律的后期则是随心所欲,是得尽好处。
早睡的人就像早早躲进了船舱里,能顺利地避开情绪的惊涛骇浪。
早起的人则像是第一个入园参观的游客,世界呈现给他的是新鲜、有序的样子。
好好吃饭的人就像是得到了命运的VIP卡,他们的生活永远不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
坚持健身的人则像是掌握了对抗岁月的秘籍,他们偶尔也会可恶,但是永远可爱。
对自律的人来说,比缺爱更可怕的是缺觉,和爱财同样要紧的是惜命。
他们的显著特点是:能够迅速地进入状态,并且长期地保持专注!
他们知道,健康的身体才配得上有趣的灵魂,而羸弱的身体更像是灵魂的监狱。
所以,请务必照顾好你的身体,毕竟,你的心理已经被生活摧残得够变态了。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做准备工作。
人和人的差距往往都是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他背了两个小时的单词,你打了半天的游戏;他刷了三套练习题,你刷了三集综艺片;他跑了一千米,你躺了一整天……如果把这些行为都乘以三十天,再乘以十二个月,差距可想而知。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管你此时的起点有多低,不管你犯了多少错,不管你的进度有多慢,只要你开始了,你就比那些没有开始的人领先了很多;只要你坚持了,你就距离那些优秀的人更近了一步。
坚持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果,坚持的意义还在于,它让你的青春有了生机和方向。
再多的焦虑和迷茫,都会在行动面前败下阵来。
换句话,梦想的路上,最大的障碍不是它的遥遥无期,而是你的望而却步。
一点一点进步
再遥不可及的目标,如果除以N年,再拆成三百六十五份,就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再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乘以三百六十五天,再乘以N年,也都能成为大事。
改变往往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不要盼着三日不见就让人刮目相看,也不要期望突然间就脱胎换骨、洗心革面,这些都不叫变化,更像是整容或者器官移植。
改变是看不见的,就像你看不清太阳是以什么速度升到头顶的,树叶是什么时候变黄的,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超过别人,或者被别人甩得远远的。
嗯,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不努力一定没有
努力不一定有回报,更不会马上有回报。
只有那些不经世事的小孩子,才会相信“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才会在“未来”和“美好”中间画上等号。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还在努力?为什么明明知道失败在所难免,却又要非成功不可呢?
那是因为,有些辛苦无人分担,只能靠自己扛,只能从左边肩膀换到右边肩膀。
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成为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庸人,不想这辈子就这样可有可无地活着。
那是因为,我们不想以后为了钱、为了爱、为了生计而犯愁,不想后半辈子都在做自己讨厌的事情。
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好东西都很贵,喜欢的人都很优秀。
那是因为,不论人生的结局是得偿所愿,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都不枉来此人间走一趟!
所以我的建议是,你最好不要盲目相信这篇文章的任何一句话,最好连标点符号都别信。如果你的心里没有渴望,行动上不能坚持,那么道理都是废话!
你以为别人不懂你的优秀,有没有可能是你高估了自己
优秀不是自我感觉,而是客观事实
比如,拿掉学历和人脉的因素,你拿出来的方案足以让大家信服,而无须卖力解释,或者再三游说。
比如,同样一个任务,别人磨磨蹭蹭需要一个星期才完成,而你三天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很好。
又比如,你的加入,让一个团队的实力明显提升了一两个档次,或者把整个团队的形象分拉到了平均值以上。
再比如,大家都认为没有任何办法的问题,而你却另辟蹊径把它给解决了。
有一种很常见的错觉是,当一个人对你的实际态度比你希望看到的态度要差的时候,你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你觉得自己被怠慢了,被轻视了,甚至是被侮辱了。但实际上,伤害你的不是别人的态度,而是你对自身分量的误判。
所以在我看来,职场上的不如意,如果统统归结为“是我能力有限”,心里就会好过很多;但如果统统归结于“某某有眼无珠”“环境太糟糕”或者“怀才不遇”,那么你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你的职业生涯会越来越像一碗面,刚进公司的时候还表现良好,像刚出锅一样,美味、爽口,可时间一长,就烂成一坨了,既没有力度,也没有味道。
刘慈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以为历尽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竞争的秘密,其实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所以,别再傲娇地替自己辩解说:“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那我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我想反问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无法理解你,那你得‘奇葩’成什么样子?”
关于“别人不理解自己”这件事,很多人都以为是别人能不能理解的能力问题,而事实上是他们愿不愿意理解的选择问题。
变得成熟,不再傲慢,不再自命不凡
事实上,十几二十岁的年纪,多数人都是“以为无所不知、实际一无所知”的懵懂青年,就不要把自己当作洞悉真理的世外高人了;多数人三代以上基本都是农民,就不要装得像是世袭的贵族了。
很多时候,你只是你自己眼里的神,在别人眼里很可能是一朵盛开的“奇葩”。就像路灯都齐齐地亮着,有一盏灯坏了,所以是一闪一闪的。它确实因此而不同了,但那并不是优秀。
不要强调自己多么厉害、多么出众,也不要逢人就说自己吃了多少苦头、会多少门武功,更不要试图用语言或者情绪去改变一个人对你的看法或者态度,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且欣赏自己本质上的微不足道和事实上的非常普通。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点点认识到这个世界的荒诞不经和铁面无情,一点点地理解它的坚硬和不圆融,也一点点地认识到:这刚刚起步的人生一共就发生了这么点事,没什么好装的,因为真的没那么深刻。
希望有一天,你能慢慢地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才华有限,慢慢接受不被理解和不被看好,就像慢慢接受自己终会变成一个不那么可爱的大人的事实。
成熟就是,不再自命不凡,也不再妄自菲薄,对内消除傲慢,对外消除偏见。共勉。
时间不能包治百病
时间只负责流逝,不负责让你成长;只负责掩埋,不负责疗伤;
它带来苍老,但不一定带来成熟。
它制造了很多美好的幻想,却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它只是一个无情的看客,而你要自行承担过程和结果。
别总按照别人的喜好和期待走
大脑是你的自留地,不是别人的跑马场
在社交如此便捷的时代,我们难免会被人指点,既有关心的成分,也有干预的成分。如果你坚信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坚信自己是在朝着目标奋进,那就请你保持微笑,继续努力,用结果来证明自己,而不是用怒火来毁掉关系!
你要明白,你飞得越高,在那些飞不起来的人眼里的形象就越渺小。
判断要不要接受指点,其实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一是给你建议的人,他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二是给你建议的人,你有他那样的优越条件吗?
你是真的喜欢那种类型的电影,还是因为朋友圈里关于某部电影的讨论异常热闹,所以你也要去看?
你是真的非常讨厌某个作家的言论,还是因为看到大家都在声讨他,所以你也跟着去讨厌了?
你是真的向往那种生活,还是因为那些有头有脸的人都在赞美那种生活,所以你也努力去那样活着呢?
仅仅是因为某个故事的主人翁得了不治之症,然后身为亿万富翁的他说了一句“钱不重要”,所以,你也觉得钱不重要?
仅仅是因为听到一个陌生人评价了一句“样式过时了”,所以你就放弃了那件心仪很久的呢子大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
仅仅是因为一个多嘴的邻居说了一句“看起来不是很般配”,所以你就对自己的恋情充满怀疑,甚至反问自己会不会太乐观了?
仅仅是因为一个不太熟的朋友提了一句“不靠谱”,所以你就放弃了跳槽的机会,继续苦熬着一眼望得到头的无聊工作?
仅仅是因为某篇文章劝你“要慎独,要做自己”,所以你马上得出结论“合群的都是傻子,不合群的才是精英”?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人世间行走,其实都像是小马过河,河水既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不要因为别人说了什么而过分自信或者悲观,也不用总想着要向世界解释自己,更不要被身边那些暂时得利的表演者、浮夸者、造假者迷惑。**拿出诚意和时间,实实在在地做事,按部就班地实现自我价值,最后胜出的一定是你。
别人都在讨厌的事物,你很喜欢,这一点不奇怪;别人都很喜欢的东西,你很不喜欢,这也不丢人!
你的人生不需要那么多的“别人说”,而是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不是看风就是雨
不要轻信赞美,小心捧杀
“捧杀”是最温柔而且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陷阱!
比如,你习惯了在朋友圈里晒自拍,每次都会有一大批言过其实的赞美,被夸的次数多了,你就真的以为自己很美。
又比如,你的某篇文章、某个视频火了,有人夸你有趣,有人夸你有才,你就飘飘然地觉得自己红了,以作家自居,以大V自居。
然后呢,你就会带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与人相处,可现实不会配合这样的表演。
你被夸之后有多自恋,幻觉破灭之后就有多失落;你被捧的时候有多得意,被骂的时候就有多悲摧。
你到底是大树还是小草,你自己要知道,不要听到有人夸你是参天大树,你就得意忘形地以为自己真的是大树了。
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你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的否定和批评伤害到。
接受现实的不完美
谁不是上一秒“妈的”,下一秒“好的”
菜鸟的职场不是快不快乐的生活问题,而是钱够不够花的生存问题!
特别强调一下,不要拿“钱少事多离家远,位低权轻责任重”作为自己理直气壮去辞职的理由,毕竟,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种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也没有一个职位是“位高、权重、责任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