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 培根
本书用27个故事,让你看到“丧”和“燃”的人生有何不同。
目的论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原因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不应该立足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例如: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你之所以愤怒是因为你想要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不是你不能改变。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缺乏改变的勇气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缺乏改变的勇气,因为你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能决定未来的你是此时此刻的你,而不是过去的你,专注放下,勇敢一点。
课题理论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认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反过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不要满足别人的期待去生活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被人讨厌不是坏事
人到底能不能承受自由之重呢?人有那么强大吗?能够自以为是地将错就错,即使被父母讨厌也无所谓吗?
答: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己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甘于平凡
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人生不是只有起点和终点,到达不了高峰也无所谓。
活在当下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假如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Q&A
人为什么讨厌自己?
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为什么一直想上进,一直在拖延?
因为你下了“不改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