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 培根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这本书是由11位世界前沿认知心理学家耗费10年科学心血总结出的一套认知规律。它不仅总结了认知规律,还将认知规律与日常学习结合起来,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技巧与案例,为需要学习的人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学习的心理学规律的科普读物,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帮助人们学习更高效、更持久。阅读这本书将有助于了解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并在实际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提到了学习中的一种方法:大量画线和颜色可能并不会真正加强记忆,反而会产生错觉,大脑开始不耐烦,记住的效果并不好。相反,记忆更深刻的是那些令人头痛、需要挣扎思索的东西,这样可以刺激神经元,触发新突触的形成过程。
也提到了学习中的一些错误方法,例如填鸭式教学、重复阅读、集中练习等,这些方法效率较低且效果短暂,不利于长期记忆。实际上,学习更吃力时,记忆才更持久。
学习是挑战天性
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是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就像玩动作类电子游戏、试验新的自行车越野特技一样,想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进步,达到真正的专业程度,就要明白努力与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与反复阅读这种复习方法相比,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会更有效。这种方法被称为检索式练习。重复本身并不能带来出色的长期记忆。
把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有助于学习。
把知识转化成心智模型存在脑子里,就相当于构建逻辑体系。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
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知识最终将变成条件反射,
自我检测,反复检索: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重复多次检索,而且检索之间要有间隔。这样才能让人努力达成认知,回忆才不会变成无意识的背诵。
“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
间隔练习使知识存储得更牢固
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
知识的“滚雪球”效应
知识或技能越容易被检索,就越不容易被记住。相反,你在检索知识或技能上花费的努力越多,检索练习就越能深化这种记忆。
学习的过程分为三步:
对短期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编码。巩固会辨识并稳定记忆线索,赋予其含义。
新的知识与已知建立联系。
长期记忆的容量基本上是无限的。你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为新知识建立联系。
一段时间再回忆时,能够更好的记忆
心智模型
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因为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因为人们不喜欢讲坏消息。在某些领域,让某人暴露出自己的无能是很残酷的事情。
因此避开错觉和误判的办法是,用一组自身之外的客观标准,来替代用作决策参考的主观经验,这样我们的判断就能贴合周围的实际了。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主动学习能制造掌控感
成功智力的三元论:分析型、创新型、实践型
学不好的领域暴露了你的能力结构
有人喜欢看说明书,有人喜欢动手试错
终身学习者基本的基本
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想要精通某事或达到专业水平,完全不需要拥有超人的基因,但必须拥有自律、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怎样把检索练习当成学习方法使用:你在读课本或是研究课堂笔记的时候,要不时地停下来,合上书本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